网络配置 (简体中文)
From ArchWiki
i18n |
---|
Česky |
English |
Español |
Italiano |
Русский |
Slovensky |
Türkçe |
简体中文 |
Contents |
概览
网络配置的简明指南。
加载设备模块
如果你使用 hwdetect ,它应该可以检测你的网卡( NIC )模块并在开机时自动加载。 否则的话,你需要根据你的硬件情况,判断哪些模块是需要加载的。
在网上搜索你的网卡型号,或者尝试着用 Linux LiveCD 来寻找需要的模块的名字──在启动后运行 lsmod 来查看当前加载的所有模块。
当你知道应该使用哪些模块之后,你可以加载它:
# modprobe <模块名>
如果你不想/不能使用像 hwdetect 这样的自动加载工具,你可以把这些模块添加到 /etc/rc.conf
中去,这样你就不用每次开机之后手动加载它。例如,如果 tg3 是你需要的网络模块:
MODULES=(!usbserial tg3 snd-cmipci)
其他常见的模块是: 8139too ( Realtek 芯片); sis900 ( SiS 卡)。
配置 IP
DHCP (自动获取) IP
在这种情况下,你需要安装 dhcpcd 包(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默认安装好的)。这样编辑 /etc/rc.conf
:
eth0="dhcp" INTERFACES=(eth0) ROUTES=(!gateway)
静态 IP
如果你需要在不使用路由器的情况下,和一台安装 Windows 的电脑分享你的网络连接,确保两台电脑都使用静态 IP ,否则你的局域网将会有问题。
你需要:
- 你的静态IP地址;
- 子网掩码;
- 广播地址;
- 你的网关;
- DNS 服务器(域名服务器)的 IP 地址;
- 你的域名。
如果你想配置一个内部网络,可以将你的 IP设置成 192.168.*.* ,子网掩码设置成 255.255.0.0 ,广播地址设置成 192.168.255.255 。除非你的网络拥有路由器,否则网关地址不重要。参考下面的例子编辑你的/etc/rc.conf
,使用你自己的 IP ,掩码,广播地址和网关:
eth0="eth0 82.137.129.59 netmask 255.255.255.0 broadcast 82.137.129.255" INTERFACES=(eth0) gateway="default gw 82.137.129.1" ROUTES=(gateway)
上面这个例子中, IP 为 82.137.129.29 ,掩码为 255.255.255.0 ,广播地址为 82.137.129.255 ,网关为 82.137.129.1
参考下面的例子编辑 /etc/resolv.conf
,使用你自己的域名服务器的 IP 和你的域名:
nameserver 61.23.173.5 nameserver 61.95.849.8 search example.com
上面的例子中,两个域名服务器分别为 61.23.173.5 、 61.95.849.8 。
你可以添加任意多个域名服务器。
如果你使用 DHCP 自动获取 IP 地址,但是不想每次启动网络的时候让 DHCP 更改你的 DNS 服务器(域名服务器),在 /etc/conf.d/dhcpcd
中的 DHCPCD_ARGS
中添加 -R 选项。这样会阻止 DHCP 在每次网络启动的时候改写你的 /etc/resolv.conf
:
DHCPCD_ARGS="-R -t 30 -h $HOSTNAME"
其他选项
如果因为某些原因, 使用 DHCP 自动获取( dhcpd eth0 )失败,安装 dhclient ( pacman -Sy dhclient ),使用 'dhclient eth0
' 代替。
设置计算机名
编辑 /etc/rc.conf
,将 HOSTNAME 设置成你想要的计算机名称:
HOSTNAME="banana"
设置本机域名/ IP
编辑 /etc/hosts
,添加你在 /etc/rc.conf
的 HOSTNAME 选项中填写的东西,按照这样的格式:
127.0.0.1 banana.domain.org localhost.localdomain localhost banana
那些带有 localhost 的项是很多程序所需要的
导入设置
想测试你的设置,可以重启计算机,或者在 root (超级用户)下运行 /etc/rc.d/network restart
。
试着按照这个顺序 ping 一些网络地址:你的网关, DNS 服务器(域名服务器), ISP 服务提供商,以及其他的网络地址。这样可以检查你的网络连接在哪里出了问题。
更多的设置
无线网络配置
无线网络( wlan )配置在 另外一个wiki页面 中。
防火墙
你可以安装和配置 防火墙 来让你感到更安全。
即插即用( Ifplugd )
你可以安装这个服务( Ifplugd ),使得当网络接入的时候自动配置网络,当网络断开的时候自动取消配置。这对于笔记本电脑这样的使用移动式的网络适配器的情况很有用,因为他只会在网络实际接入的时候才会配置网络接口。另外一个可能会用得着它的情况是,你需要重启你的网络,可是你既不想重启电脑也不想在 shell (终端)中配置。
它在 [extra] 中,因此安装非常简单:
# pacman -S ifplugd
在默认情况下,它会检查 eth0 设备。更改这个设置(以及更改其他设置,比如等待时间),可以编辑 /etc/ifplugd/ifplugd.conf
。
运行这个命令来启动它:
# /etc/rc.d/ifplugd start
或者将它加入/etc/rc.conf
的 DAEMONS 列表,这样它就能开机自动启动了。
绑定
你可以安装 'ifenslave' 来让你的两块真实网卡绑定同一个 IP 地址。
/etc/conf.d/bonding
bond_bond0="eth0 eth1" BOND_INTERFACES=(bond0)
/etc/rc.conf
MODULES=(... bonding ...) bond0="bond0 192.168.1.1 netmask 255.255.255.0 broadcast 192.168.1.255" INTERFACES=(bond0)
使用
#/etc/rc.d/network restart
重启网络
You can install 'ifenslave' to bind two real Ethernet cables with one IP address. /etc/conf.d/bonding
bond_bond0="eth0 eth1" BOND_INTERFACES=(bond0)
/etc/rc.conf
MODULES=(... bonding ...) bond0="bond0 192.168.1.1 netmask 255.255.255.0 broadcast 192.168.1.255" INTERFACES=(bond0)
restart network by
/etc/rc.d/network restart
疑难排解
更换了连接cable modem的计算机
许多家庭有线电视的运营商(例如加拿大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Videotron,还有中国大陆的有线电视宽带公司)都使用记录网卡MAC地址的方法将cable modem配置为只能一台计算机使用。一旦cable modem获得第一台连接它的PC的MAC地址,就不会响应任何其它MAC地址。这样如果你换了台PC(或者路由器),由于新PC(或者路由器)的MAC地址和旧的不同,就没法连接cable modem了。这时候必须复位cable modem以使它重新辨认新的PC。 你得关闭cable modem电源,然后重新打开。一旦cable modem重启并再次登录在线完毕(指示灯熄灭),重启新连接的PC以使它发起一个DHCP请求,或者手动发起DHCP请求。
TCP窗口扩缩(window scaling)问题
TCP包头有个窗口(window)值表明其它主机可以发送多少数据回来。这个值只有16个bit,也就是说窗口打消最多只有64Kb。TCP包会被缓存一段时间(得被记录),如果内存限制(过去经常是)的话,主机很容易会用完内存。
回到1992年,内存逐渐增加,RFC 1323被发布以改善情况:窗口扩缩(Window Scaling)。所有包里的窗口值,可以被初始连接时定义的一个缩放因子(Scale Factor)所改变。
8-bit的缩放因子使得窗口可以是初始64Kb的32倍。
但是Internet上有些有问题的路由器和防火墙会将缩放因子重写为0,这导致主机之间产生误解。
Linux内核2.6.17引入了新的计算方式生成更高的缩放因子,间接的使得这些有问题的路由器和防火墙引发的后果更明显。
这导致连接缓慢甚至中断。
如何诊断问题
首先,我们要明白:这个问题很怪异。在某些案例中,你根本无法使用(HTTP, FTP, ...),而有时候,你可以连接某些主机(很少)。
警告: dmesg
的输出正确,日志也没问题,ifconfig
报告状态正常— 实际上一切都正常。
如果你无法浏览任何网站,不过你能ping通少部分主机,很可能你是遇到了这个问题。:ping使用ICMP协议所以不受TCP问题的影响。
你可以尝试使用WireShark。你也许会看到UDP和ICMP通讯成功,但是TCP通讯不成功(仅对外国主机)。
如何修复(糟糕的方法)
用比较糟糕的方法修复的话,你可以修改缩放因子计算所基于的tcp_rmem值。虽然它对大部分主机有效,但并不担保一定都有效,特别是某些很远的主机。
echo "4096 87380 174760" > /proc/sys/net/ipv4/tcp_rmem
或者你可以尝试拔掉一条内存条。(是的,你没看错)
如何修复(好点的方法)
只需要禁止窗口缩放。虽然窗口缩放是个不错的TCP特性,但它也可能令人不安,特别是当你没法修改除了问题的路由器的时候。有几种方法可以禁止窗口缩放,而看来最可靠的(适用于大部分内核)将下面内容加入到你的/etc/rc.local
中:
echo 0 > /proc/sys/net/ipv4/tcp_window_scaling
如何修复(最佳的方法)
这个问题是由有毛病的路由器/防火墙引致的,所以最好换了它。有些用户报告说那些有问题的路由是他们自己的DSL路由。
更多
本段内容是基于LWN文章TCP window scaling and broken routers和一个Kernel Trap 文章:Window Scaling on the Internet。
要了解最新信息,可以点击下列问题:
- Odd network issue
- Kernel 2.6.17 and TCP window scaling — the topic which initiated this article
在LKML上也有几篇相关的帖子。
Realtek没有连接/网络唤醒问题
使用基于Realtek 8168 8169 8101 8111芯片网卡(独立网卡和板载)的用户也许会发现这个问题,启动时网卡不可用,网卡上的连接指示灯不亮。这通常会发生在安装了Windows的双启动系统上。在windows下使用realtek官方驱动(2007年5月后的版本)会引致这个问题。新驱动通过在Windows关机时禁止网卡来关闭网络唤醒功能,直到下一次Windows启动前网卡都会一直不可用。通过观察连接指示灯在Windows启动前一直熄灭,而Windows关机时也会熄灭,你可以发现这个问题。正常操作应该是只要系统一直开着,即使在POST加电过程中,连接指示灯也应该一直亮着的。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其它没有安装新驱动的操作系统(例如Live CD等)。这里给出几种解决方案。
方法一 还原/变更Win驱动
你可以将你的Windows网卡驱动还原回Microsoft自带的驱动(如果有的话),或者安装2007年5月份以前的Realtek官方驱动(也许在网卡附带的CD上)。
方法二 启动Windows驱动里的网络唤醒功能
也许最好最快的修复方法就是改变Windows驱动里的这个设置。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其它操作系统而不仅仅是Arch的麻烦。在Windows的设备管理器里,找到你的Realtek网卡,双击它。在“高级”标签页中,开启"wake-on-lan after shutdown"选项。
例如在Windows XP里 右键点击我的电脑-->管理-->设备管理器-->网络适配器-->双击 Realtek ... --> 高级标签页--> Wake-On-Lan After Shutdown --> 启用。
方法三 更新Realtek Linux驱动
可以在realtek的官方网页上找到新的Linux驱动。(没有测试过,不过相信也能解决问题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