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译内核
From ArchWiki
i18n |
---|
English |
Česky |
简体中文 |
Contents |
作个选择
Arch Linux 提供了多种内核编译的方法。
传统方式
传统方式可能最简单,但是如果要重复编译多次的话,就有点繁琐了。具体可参考: 传统方式 或 传统方式(适用于新用户)
采用这种方式,会先手动下载内核源代码包,然后在自己的主目录里以普通用户的权限编译。一旦完成配置之后,两种编译(安装)的方式都行。传统的安装方式和适用makepkg/pacman的差不多。
使用Arch Build System (ABS)
有几种用ABS自动编译个性化内核的方式。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种是通用的,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需求选择一种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中方式都需要修改PKGBUILD脚本,所以在此之前用ABS编译一些包熟悉一下ABS。具体可参考论坛ABS板的这个帖子
- 第一种方法,就是使用/var/abs/core/kernel26里的文件。官方的内核也是用这些文件编译而来的。不过要注意文件里的内容都是官方标准的,没有经过个性化配置。所以在编译之前你要先自己有针对性的修改一下。
- 另外,维基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方法来使用ABS编译个性化内核:从源码编译内核 (简体中文) 和 从ABS定制内核。没一种都有不同的理念,所以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。提醒一下,可能这两篇文章的内容不一定适合最新的内核版本,所以自己要稍微调整一下。
- 还有一种方法,就是在AUR中搜索用户们提交的他们编译的内核。比如我就用的是kernel26parallel这个,而且用起来感觉还不错。
参考文献
- O'Reilly - Linux Kernel in a Nutshell (自由开源的电子书,包含内核配置、安装和其他的东西)